第一章 最小系统和外围下载电路的不同

感谢国芯,擎天柱核心实验板已经收到,十分小巧便于携带,这两天已经根据数据手册实现了usb—cdc模拟串口的实验,还实现了带电下载的功能。因为热爱很久以前使用STC89c52为核心的实验板自学过单片机的应用,由于工作原因,很长时间没有关注MCU的发展了,现在对比一下89c52和AI8051U的使用和资源,也是自己学习的心得总结,今天就对比一下最小系统和外围下载电路。
一、最小系统对比


1、两者的不同之处
- STC89c52必须外部晶振,而Ai8051U一般不需要外部晶振;
- STC89c52为高电平复位且必须要有,Ai8051U是低电平复位,可通过ISP下载程序时设置为I/O口或者复位引脚;
- Ai8051内部集成USB模块,管脚UCAP需接01uf去耦电容。
2、Ai8051的优点
- 由于一般不需要外部晶振,系统的功耗降低,PCB设计布线空间增大,布线难度降低;
- 内部集成了USB模块,可以用复位按键带电下载程序;
二、外部下载电路对比


1、两者对比
- 传统的单片机都采用串口和计算机通信,所以要将计算机中的程序下载到电脑,方法一是通过有串口的计算机和实验板的串口相连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而现在大部分笔记本电脑已经不配备串口,大部分的实验板也都省去了体积庞大的串口。这时候就需要将usb转换为串口通信,就需要在单片机外部搭建复杂的转换电路,89C52就是这样的;
- 而AI8051U内部集成了USB模块,电脑USB输出的数据D+、D-线可以和单片机直连,可以将程序直接下载到单片机的ROM当中;
2、Ai8051的优点
- Ai8051采用直连的方式和单片机通讯,省去了复杂的外部电路,不需要专门的下载模块,只要做好下载软件的更新升级,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开发下载;
- 由于内部集成了USB模块,可以实现带电烧写,和程序更新后自动下载。
以上就是我使用AI8051编写下载程序对比STC89C52的心得,都是自己的体会不免有理解的误差,欢迎大家指正,后续还会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更新本贴,也欢迎大家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