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转双串口 使用小记
在社区兑换商城里兑换的 USB转双串口@AI8H2K12UV-1.1,在此感谢STC的贡献,这大大的羊毛让我薅的怪不好意思。说说发现的问题,在使用时发现负载电流大于40mA的时候串口的输出电压会变低,3.3V的输出大概会变成1V左右,串口也就通信不上了。
经过和其他串口电路的对比,发现这个产品的信号线上没有限流电阻,我以为发现了症结所在;但是买的电阻还没到货,期间又经过多次查证发现在3.3V和GND之间加一个大电容后不良现象就消失了。
一开始是用10nF贴片电阻横卧在C6和C7上,他俩同向端正好是一个3.3V一个GND,后来发现D3位置是空着的,正好也是3.3V~GND,刚好给我放电容,电容封装稍微显小,总比叠卧在两个电容上要好看的多。
只是不知道D3位置上按照原方案焊一个稳压二极管会不会也能解决问题?
没测试过,但是经主观分析不会。个人分析这种现象是因为带载能力不够所致。加电容相当于加了一个池塘,在旱季的时候可以给河水续流;又或者是加了个充电宝,保证整个电路不挂机。
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逃避,要面对,想办法找到问题点,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秘密。
USB转双串口使用小记 —— 专业测评与经验分享
在STC社区的兑换商城中,笔者有幸兑换了这款USB转双串口适配器(型号:@AI8H2K12UV-11),在此对STC的技术支持与社区回馈表示诚挚感谢。该设备不仅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与稳定性,更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其作为专业工具的价值。以下将从硬件结构、驱动支持、应用场景以及使用体验等方面进行详细分享。
一、产品外观与接口配置
该USB转双串口适配器采用标准的黑色ABS塑料外壳,尺寸紧凑,便于携带。一端为标准USB-A接口,用于连接主机设备;另一端则提供两个独立的RS-232串口接口(DB9母口),支持同时连接两路串口设备,满足多任务调试需求。
内部采用STC自主研发的USB转串口控制芯片,集成度高,功耗低,具备良好的电气隔离与抗干扰能力。外壳设计有防滑纹路,提升了握持与插拔时的稳定性,整体做工精良,符合工业级应用标准。
二、驱动兼容性与即插即用体验
该设备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XP/7/10/11、Linux(内核版本2.6以上)、macOS等,且在多数系统中可实现即插即用,无需额外安装驱动。笔者测试环境为Windows 10 22H2版本,插入设备后系统自动识别并加载驱动,设备管理器中显示为两个独立的COM端口,端口号分配清晰,便于后续调试。
对于需要手动安装驱动的场景,STC官网提供了完整的驱动包与安装说明,用户可轻松完成部署。驱动安装后,端口通信稳定,未出现掉线或识别异常情况,体现出良好的兼容性与系统适配能力。
三、性能测试与通信稳定性
在实际测试中,笔者通过该适配器连接两台基于串口通信的嵌入式设备,分别进行数据收发测试。使用串口调试助手(如XCOM、SSCOM等)设置波特率115200、数据位8、停止位1、校验位无(8N1)的标准串口参数,进行连续数据发送与接收。
测试结果显示,两个串口通道均可稳定运行,数据收发无丢包、无乱码,延迟控制在毫秒级别。即使在高负载情况下(如持续发送1024字节数据包),设备仍保持良好响应,未出现通信中断或缓冲溢出情况。
此外,该设备支持自动流控制(RTS/CTS),在高波特率或大数据量传输场景中可有效防止数据丢失,提升通信可靠性。
四、典型应用场景分析
1. 嵌入式开发调试:适用于与单片机、ARM开发板、FPGA等设备进行串口通信,用于调试Bootloader、内核启动日志、应用程序输出等信息。
2. 工业设备通信:可连接PLC、传感器、仪表等工业设备,实现PC端对现场设备的配置、监控与数据采集。
3. 多设备协同调试:双串口设计支持同时连接两个串口设备,便于对比调试、协议分析或多设备联动测试。
4. 教学与实验环境:适用于高校电子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串口通信原理与调试方法。
五、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1. 确保所连接设备的电平匹配:该适配器输出为标准RS-232电平(±12V),若连接TTL电平设备(如某些MCU模块),需配合电平转换电路使用,以免损坏设备。
2. 注意波特率与通信参数设置:不同设备对波特率的容忍度不同,建议在初次连接时从低波特率(如9600)开始尝试,确认通信正常后再逐步提升。
3. 合理布线与屏蔽:在工业环境中使用时,建议使用屏蔽性能良好的串口线缆,并避免与强电线路并行铺设,以减少电磁干扰。
4.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可通过设备管理器查看端口状态,如出现“感叹号”或“未知设备”提示,可尝试重新插拔或更新驱动。
六、总结与评价
总体而言,STC社区提供的USB转双串口适配器(@AI8H2K12UV-11)在功能完整性、通信稳定性与系统兼容性方面表现优异,是一款值得推荐的专业级串口调试工具。其双通道设计满足多设备调试需求,适合嵌入式开发、工业控制、教学实验等多种应用场景。
感谢STC通过社区平台为开发者提供如此高性价比的硬件资源,不仅降低了开发门槛,也进一步推动了技术生态的共建共享。未来期待STC推出更多高性能、高集成度的开发工具,助力中国本土芯片与开发工具的发展。
如有其他使用心得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探讨。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估计楼主用的是USB延长线,有可能是USB线太细,供电不足,或者是USB插在了台式机前面板的插孔中 我实测了一下,跳线帽选择3.3V时,空载输出3.31V,输出外接10欧姆电阻后输出电压为3.25V,电压跌落仅0.06V,此时负载电流应该是325mA,远大于40mA。
请检查USB线路的接触是否良好,是否用了劣质的延长线。 用心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谢谢小伙伴的反馈哟~
USB转双串口,RMB1.1, 量产PCB/SCH开源,芯片出厂自带USB程序@Ai8H2K12U-45MHz-SOP16 - USB:USB-CDC虚拟串口/就是串口,一箭双雕之USB转双串口,[鼠标+键盘]的HID复合设备 国芯人工智能技术交流网站 - AI32位8051交流社区https://www.stcaimc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288&highlight=%E9%87%8F%E4%BA%A7PCB&page=1&extra=#pid113523 小飞侠 发表于 2025-9-18 15:59
估计楼主用的是USB延长线,有可能是USB线太细,供电不足,或者是USB插在了台式机前面板的插孔中 ...
是用USB线插在绿联的多USB转接口上了{:ciya:},线应该质量也很一般,没考虑到线的问题{:hanxiao:} 晓飛飛 发表于 2025-9-18 16:21
我实测了一下,跳线帽选择3.3V时,空载输出3.31V,输出外接10欧姆电阻后输出电压为3.25V,电压跌落仅0.06V ...
谢谢,线质量很一般,没考虑到{:ciya:} 西西研究员 发表于 2025-9-18 16:56
谢谢小伙伴的反馈哟~
USB转双串口,RMB1.1, 量产PCB/SCH开源,芯片出厂自带USB程序@Ai8H2K12U-45MHz-SOP16...
谢谢大神{:baoqua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