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鼎 发表于 2025-8-4 13:40:01

所有普通I/O口都支持中断的51单片机@Ai8051U, AiCube 图形化配置,大明狐主讲

所有普通I/O口都支持中断的51单片机@ Ai8051U
===AiCube 图形化配置,大明狐 主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9hVzkETp












神农鼎 发表于 2025-8-4 13:42:31







_奶咖君_ 发表于 2025-8-4 15:15:40

视频还行,,就是AI配音断句有点儿难崩{:wunai:}

asxddz 发表于 2025-8-15 10:42:08

AiCube直插STC32怎么没有,只要贴片的IO配置

me456123 发表于 2025-8-15 11:25:51

功能强大,点赞

速度与激情 发表于 2025-8-15 15:39:22

学AI8051U的I/O输入输出,就像教芯片“说话”和“听话”,上手时觉得简单,真操作起来才发现里面全是细节。

最开始玩输出,就是让LED灯亮起来。以为只要给P1口写个0就行,结果要么全亮要么不亮,后来才明白,每个引脚都是独立的“开关”。比如想让P1.0控制的灯亮,得用sbit定义好引脚,再写LED=0;就像给特定的人递消息,不能群发。更有意思的是用高低电平模拟信号,比如让蜂鸣器响,其实就是快速切换引脚的0和1,频率对了就能出声音,像按不同节奏敲桌子。

输入部分更像“猜谜”。按键按下时引脚会变低电平,但手按的瞬间总有抖动,直接读值会乱跳。第一次做按键控制灯时,按一下灯闪好几次,后来加了延时函数“消抖”,就稳多了。这就像听人说话,等对方把话说清楚再回应,别着急插嘴。还有外部中断输入,比如用P3.2引脚接个传感器,设置好中断后,外界一有变化芯片就立刻反应,比盯着引脚查状态高效多了,像装了个门铃,不用一直守着门。

慢慢发现,I/O口的精髓是“灵活”。同一个引脚既能当输出控制电机,也能当输入读温度,就看怎么配置寄存器。但也有规矩,比如推挽输出和准双向口的区别,用错了可能烧元件;输入时要先给引脚写1,不然读不准。这些细节就像开车要懂红绿灯,不守规则就容易出问题。

现在回头看,I/O输入输出是和芯片“打交道”的基础。从一开始对着手册发呆,到后来能让开发板按自己的想法动起来,那种把代码变成实际动作的感觉,就是学这个最上瘾的地方。

柯西 发表于 2025-8-15 15:49:22

打卡学习,AiCube 图形化配置

Istar_MCU 发表于 2025-8-16 19:18:48

打卡

猫虎的 发表于 5 天前

愿STC越来越强大,我们老用户与有荣焉

飞行者 发表于 4 天前

有所借鉴,学习{:ciya:}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所有普通I/O口都支持中断的51单片机@Ai8051U, AiCube 图形化配置,大明狐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