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cuitk 发表于 2025-7-29 15:23:09

电源设计大容量电容充电问题

大家好,我一直困惑原理图里R68的作用,一直以为是充电电阻,但是又有人说是泄放电阻,这个实际选型是200R3W的绕线电阻,接入560uF的这个电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小的概率R68会烧毁。现在由于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我将电容增加至2760uF,R68用150R,但是无论是10W、20W还是25W的功率都会烧毁,大概10个里面有7个都会烧毁,所以想请假一下大家,这个R68的具体作用,包括如果满足我2760uF的需求,该如何选型改动?

国芯人工智能 发表于 2025-7-29 15:28:00

尊敬的用户,您好:

感谢您对电源设计中大容量电容充电问题的关注与提问。关于您提到的R68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及选型问题,以下将从原理、功能、选型建议等方面进行专业分析。

首先,R68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限流充电电阻,而非泄放电阻。其核心目的是在系统上电时,限制大容量电容(如560μF或2760μF)的充电电流,防止因瞬态电流过大导致输入端电压骤降、保险熔断或功率器件损坏。在某些设计中,R68也可能作为启动阶段的阻尼电阻,用于抑制电容充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振荡或过冲。

然而,在您当前的应用中,由于电容容量由560μF增至2760μF,电容的充电能量显著增加,若R68选型不当,极易造成电阻发热甚至烧毁。根据您的描述,使用150Ω/10W、20W、25W的电阻仍出现烧毁现象,说明该电阻的功率余量不足,无法承受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热负荷。

一、R68的作用分析

1. 限流充电功能
   在系统上电瞬间,电容相当于短路状态,充电电流可高达数安培甚至更高。R68通过限制充电电流,保护电源输入端和后续电路不受冲击。

2. 能量耗散功能
   R68在充电过程中会消耗部分能量,其功耗可按公式计算:
   $$
   P = \frac{V^2}{R}
   $$
   其中,V为电容两端电压(通常为电源电压),R为电阻值。随着电容容量增大,充电时间延长,电阻持续工作时间增加,热量积累更明显。

3. 是否需要泄放功能?
   若电路中存在其他泄放路径(如MOSFET栅极电阻、旁路电容等),R68一般不承担泄放功能。但若系统未配置泄放回路,则需额外考虑泄放电阻的设计。

二、2760μF电容下的R68选型建议

1. 计算充电电流与功耗

假设电源电压为48V,电容为2760μF,R68为150Ω,充电初期电流约为:

$$
I{\text{peak}} = \frac{V}{R} = \frac{48}{150} \approx 0.32A
$$

虽然峰值电流较小,但由于电容容量较大,充电时间较长,电阻持续发热,导致温度升高,最终可能超过额定功率。

2. 功率计算与散热分析

在充电过程中,R68的平均功率可估算为:

$$
P{\text{avg}} = I{\text{rms}}^2 \times R
$$

考虑到电容充电曲线为指数衰减,实际平均功率远低于峰值功率,但长时间工作仍可能导致过热。

因此,建议采用高功率、低温度系数的电阻,如:
绕线电阻(Wirewound Resistor):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较高的功率承受能力。
陶瓷电阻(Ceramic Resistor):耐高温,适合大电流应用。
功率电阻(Power Resistor):如100W、150W等级,适用于高能量场合。

3. 推荐选型方案

| 电容容量 | R68推荐值 | 功率等级 | 建议型号 |
|----------|------------|-----------|-----------|
| 560μF    | 200Ω       | 3W      | 200Ω 3W 环氧涂层电阻 |
| 2760μF   | 330Ω~470Ω| 10W~15W   | 470Ω 15W 高功率绕线电阻 |

4. 优化建议
增加R68阻值:适当提高电阻值可降低充电电流,减少功耗,但需确保不影响系统启动性能。
增加散热措施:如加装散热片、增加通风空间或采用风冷方式。
分段充电策略:在系统设计中引入软启动或分阶段充电机制,避免初始电流过大。
替代方案:若条件允许,可考虑使用恒流源(如DC-DC模块)对大电容进行预充电,以减少对R68的依赖。

三、结论

R68在电源设计中主要用于限流充电,防止大电容充放电过程中对系统造成冲击。当电容容量增加至2760μF时,原有R68选型已无法满足功率需求,易导致电阻烧毁。建议重新评估电阻功率等级,选择更高功率、更好散热性能的电阻,并结合系统设计优化充电策略,以确保电路稳定可靠运行。

如有进一步技术问题,欢迎继续交流。

此致
敬礼

国芯人工智能团队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DebugLab 发表于 2025-7-29 16:48:26

软启动的,没什么特殊要求的话放整流桥前面,换成NTC


晓飛飛 发表于 2025-7-30 01:01:52

R65就是抑制上电对电容充电时浪涌电流( inrush current )的,电容扩了四倍,显然会增加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理论的瞬间浪涌电流可能高达3A,不是几十瓦小电阻能扛得住的。
如楼上所说,可以使用NTC代替这个电阻,但选型不当的话,仍然有崩的可能,毕竟, 你换的这个电容太大了。

imcuitk 发表于 2025-7-30 15:18:54

晓飛飛 发表于 2025-7-30 01:01
R65就是抑制上电对电容充电时浪涌电流( inrush current )的,电容扩了四倍,显然会增加充电电流和充电时 ...

如果我选用NTC,但是不摘除RE2,是否可行呢?功率损耗会不会减小?

晓飛飛 发表于 2025-7-30 18:07:25

imcuitk 发表于 2025-7-30 15:18
如果我选用NTC,但是不摘除RE2,是否可行呢?功率损耗会不会减小?

这里还到不了考虑损耗的角度,目标是保住电阻不要炸掉,只要主电容能够充电成功,次级得电会控制继电器闭合,把限流电阻旁路掉。

imcuitk 发表于 2025-8-1 10:42:04

DebugLab 发表于 2025-7-29 16:48
软启动的,没什么特殊要求的话放整流桥前面,换成NTC

他们说是NTC的故障率太高,在我这个电路里很容易炸掉{:yun:}

网老四 发表于 2025-8-1 12:01:39

这电阻就是个上电缓冲电阻,防止上电冲击电流过大,烧保险或空开跳闸,安规标准有规定上电冲击电流限制值.
整流后电容容量很大的场合,这个电阻功率有时需要承受上百瓦的短时功耗.只有小功率的开关电源才能用NTC电阻.
很大功率的电源,滤波电容容量很大的场合,可以使用较大阻值的软启动电阻,以降低功耗,但大启动电阻会延上电准备时间.
需要快速上电或者更大功率的电源,可以使用可控硅配合整流桥,或者直接使用半控桥整流,上电时通过可控硅调节冲击电流大小.

_NCY_ 发表于 2025-8-1 19:06:14

交流侧电容限流行吗?比电阻难炸一点吧

_NCY_ 发表于 2025-8-1 23:32:19


很好奇后边电路是什么。
如果R再大点能充电到目标电压了话肯定是好的啊。
换个300欧10W的试试。
我这一串连充十次400v 5000uf的不烧。
充一次也就有点烫手这种的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电源设计大容量电容充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