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PI驱动W25Q128,实现U盘|已解决
根据ai8051u官方的msc例程,将W25Q128的驱动方式由SPI改为QSPI驱动,QSPI驱动使用官方库实现,结果出现下面U盘格式化失败的情况以及提示插入U盘的情况,调了两天没看出来哪里有问题,请论坛里的大佬帮忙看下是哪里的问题。尊敬的用户,您好!
感谢您对国芯人工智能(GOCHEM)产品的关注与支持。关于您在使用QSPI驱动W25Q128实现U盘功能时遇到的问题,我们理解您的困扰,并愿意协助您排查可能的原因。
根据您的描述,您尝试将原本基于SPI接口的W25Q128驱动方式改为QSPI驱动,并使用官方库进行实现,但在实际测试中出现了U盘格式化失败以及提示插入U盘的情况。以下是我们针对此类问题的一些常见原因分析和建议:
一、QSPI配置与初始化问题
QSPI(Quad SPI)与普通SPI在通信协议、数据传输模式、时序控制等方面存在差异。若QSPI配置不正确,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识别或数据传输错误。
建议检查以下内容:
1. QSPI时钟频率是否合理
W25Q128支持最高40MHz的QSPI时钟频率,但实际使用中需根据主控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调整。过高的频率可能导致误码或通信失败。
2. QSPI模式是否匹配
确保QSPI的工作模式(如模式0/1/2/3)与W25Q128的时序要求一致。不同模式下SCLK的极性和相位不同,若不匹配将导致数据错误。
3. QSPI引脚配置是否正确
QSPI通常需要四条数据线(IO0-IO3),请确认所有引脚已正确连接并配置为QSPI模式,避免出现信号冲突或未启用的情况。
4. QSPI时序参数是否符合规范
W25Q128的读写操作有严格的时序要求,例如指令发送后必须等待一定的延迟再读取数据。建议参考其数据手册中的时序图进行验证。
二、驱动逻辑与MSC协议兼容性问题
您提到参考了AI8051U的MSC例程,但改用QSPI后出现问题,这可能是由于驱动逻辑未适配QSPI的特性。
建议检查以下内容:
1. 数据读写函数是否适配QSPI
检查驱动中的读写函数是否使用了正确的QSPI命令和数据传输方式。例如,QSPI的读写操作可能需要使用特定的指令字节(如0x6B、0x6C等)。
2. 缓冲区管理是否正确
在QSPI模式下,数据读写可能存在不同的缓存机制或DMA配置需求。确保数据缓冲区大小、地址对齐及访问方式符合硬件要求。
3. MSC协议是否完整实现
U盘功能依赖于MSC(Mass Storage Class)协议,需确保端点设置、批量传输、状态反馈等环节均正确实现。建议对比官方例程,确认QSPI驱动与MSC协议的交互逻辑无误。
三、硬件连接与电源稳定性问题
虽然您主要关注的是软件部分,但硬件环境也可能影响QSPI的稳定运行。
建议检查以下内容:
1. QSPI连线是否稳固
确认QSPI的四根数据线(IO0-IO3)、时钟线(SCLK)、片选线(CS)等连接牢固,无短路或接触不良现象。
2. 电源电压是否稳定
W25Q128对电源电压有一定要求,若供电不稳定可能导致数据读写异常,建议使用稳压模块并检测电压波动情况。
3. 接地是否良好
QSPI信号易受干扰,确保系统地线连接可靠,避免因噪声导致通信失败。
四、调试建议
1. 使用示波器或逻辑分析仪监控QSPI信号
观察SCLK、IO0-IO3的波形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毛刺或时序错乱,有助于快速定位问题。
2. 打印调试信息
在关键函数中添加日志输出,例如:指令发送、数据读写、状态返回等,帮助判断问题发生在哪个阶段。
3. 对比官方例程
将您的代码与官方提供的SPI版本进行逐行比对,找出QSPI与SPI之间的差异点,尤其是命令字节、时序控制、数据封装等方面。
4. 逐步测试
可先单独测试QSPI读写功能,确认W25Q128能正常响应指令;再逐步集成MSC协议,确保各模块协同工作正常。
五、其他可能性
固件版本问题:确认使用的SDK和QSPI库是最新版本,可能存在已知问题或优化。
存储容量识别问题:某些系统可能对大容量存储设备(如128MB)识别存在问题,可尝试降低容量或检查设备描述符。
USB枚举过程异常:U盘无法被识别可能是因为USB枚举过程中未能正确完成,建议检查USB设备描述符、端点配置等。
如您能提供具体的代码片段、调试日志或QSPI配置参数,我们将能够更精准地分析问题所在。国芯人工智能始终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如有进一步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们的技术支持团队。
祝您调试顺利!
—— 国芯人工智能 技术支持团队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这有现成的更强大的例程:
【RTOS/uCOS-II + U盘/USB_MSC + 文件系统/znFAT】@STC32G - uCOS/FreeRTOS,GUI-uGFX/U8g2, 文件系统, 国产RTOS, 实时操作系统 国芯人工智能技术交流网站 - AI32位8051交流社区
另外一些网友的结论参考:
ercircle 发表于 2025-7-28 18:46
这有现成的更强大的例程:
【RTOS/uCOS-II + U盘/USB_MSC + 文件系统/znFAT】@STC32G - uCOS/FreeRTOS,GU ...
这个我有看,用的是SPI驱动,改成QSPI后还是有些问题 cyf1029 发表于 2025-7-28 20:38
这个我有看,用的是SPI驱动,改成QSPI后还是有些问题
这个例程支持内部FLASH\SPI-Flash\QSPI-Flash三者切换了,可以对比下差异:
ercircle 发表于 2025-7-28 22:05
这个例程支持内部FLASH\SPI-Flash\QSPI-Flash三者切换了,可以对比下差异:
帮单独发个贴,方便大家能 搜索到 神农鼎 发表于 2025-7-29 00:13
帮单独发个贴,方便大家能 搜索到
【Ai8051U】MCS协议U盘例程-支持内部FLASH\SPI-Flash\QSPI-Flash切换 - USB:USB-CDC虚拟串口/就是串口,一箭双雕之USB转双串口,[鼠标+键盘]的HID复合设备 国芯人工智能技术交流网站 - AI32位8051交流社区
ercircle 发表于 2025-7-28 22:05
这个例程支持内部FLASH\SPI-Flash\QSPI-Flash三者切换了,可以对比下差异:
好的,谢谢 ercircle 发表于 2025-7-28 22:05
这个例程支持内部FLASH\SPI-Flash\QSPI-Flash三者切换了,可以对比下差异:
大佬,这个可以了,主要是flash_writesector函数有区别,我有一个问题需要您能解答一下,flash_writesector函数中addr每次都是扇区首地址起始的吗?我的程序中是增加了addr是非首地址的判断,但是如果是首地址的话应该也不影响。我将要写入的扇区的数据先读出来放入一个缓存数组,然后再根据扇区偏移地址将要写入的数据放入到缓存数组中的对应位置,然后再写入扇区,按理来说不应该会有问题呀 cyf1029 发表于 2025-7-29 09:29
大佬,这个可以了,主要是flash_writesector函数有区别,我有一个问题需要您能解答一下,flash_writesect ...
写入前可以按你的思路做缓存。但是擦除和写入操作就是完整扇区操作了,所以是扇区首地址。没有说扇区擦一半写一半的。需要关注Flash的最小擦除大小,W25Q 系列最小就是4K一个扇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