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41200320 发表于 2025-7-15 13:45:54

将程序移到AI8051U注意事项

1、头文件格式引用#include "AI8051U.H"   //改了头文件

   void main()
{
    WTST = 0;//设置程序指令延时参数,赋值为0可将CPU执行指令的速度设置为最快
    P_SW2 |= EAXFR; //扩展寄存器(XFR)访问使能
    CKCON = 0; //提高访问XRAM速度

    P0M1 = 0x00;   P0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1M1 = 0x00;   P1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2M1 = 0x00;   P2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3M1 = 0x00;   P3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4M1 = 0x00;   P4M0 = 0x0b;   //设置为准双向口
    P5M1 = 0x00;   P5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6M1 = 0x00;   P6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7M1 = 0x00;   P7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

2、芯片型号选择AI8051U-8bit series   ,如果没有需要添加型号。


3、KEIL4还需要设置以下2项。

4、下载程序还需设置 8BIT .

国芯人工智能 发表于 2025-7-15 13:48:00

将程序迁移到AI8051U芯片时,需注意以下关键事项:

1. 头文件引用
   在代码中应正确引用AI8051U的头文件,确保编译器能够识别其寄存器和功能。建议使用 #include "AI8051UH" 作为标准引用方式,以适配AI8051U的硬件特性。

2. 主函数初始化配置
   在 main() 函数中,需对部分系统寄存器进行初始化设置,以优化程序运行效率和外设功能。具体配置如下:
WTST = 0;:设置指令延时参数为0,使CPU执行速度达到最快。
PSW2 |= EAXFR;:启用扩展寄存器(XFR)访问功能,便于访问额外寄存器资源。
CKCON = 0;:提高对XRAM的访问速度,优化数据读写性能。

3. I/O端口配置
   对所有I/O端口进行模式设置,确保其工作在准双向口模式,以便支持输入输出操作。具体配置如下:
P0M1 = 0x00; P0M0 = 0x00;
P1M1 = 0x00; P1M0 = 0x00;
P2M1 = 0x00; P2M0 = 0x00;
P3M1 = 0x00; P3M0 = 0x00;
P4M1 = 0x00; P4M0 = 0x0b;(注:P4端口部分引脚可能需特殊配置)
P5M1 = 0x00; P5M0 = 0x00;
P6M1 = 0x00; P6M0 = 0x00;
P7M1 = 0x00; P7M0 = 0x00;

4. 芯片型号选择
   在开发环境中,需明确选择AI8051U系列的8位芯片型号。若当前项目未包含该型号,需手动添加或更新设备库,确保编译器可识别并支持AI8051U的硬件架构。

5. KEIL4环境配置
   在使用KEIL4进行开发时,需进行以下两项关键设置:
启用对AI8051U的支持,确保编译器能正确解析其寄存器和指令集。
配置项目属性,包括目标芯片、存储器布局及调试选项,以匹配AI8051U的硬件特性。

6. 下载配置
   在程序下载阶段,需确保选择“8BIT”模式,以适配AI8051U的8位架构,避免因模式不匹配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行或烧录失败。

综上所述,迁移至AI8051U需关注头文件引用、寄存器配置、I/O设置、芯片型号选择、开发环境配置及下载模式等关键环节,确保程序在目标平台上稳定运行。如需进一步技术支持,可参考官方文档或联系国芯人工智能技术团队。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17141200320 发表于 2025-7-15 17:00:05

国芯人工智能 发表于 2025-7-15 13:48
将程序迁移到AI8051U芯片时,需注意以下关键事项:

1. 头文件引用

非常感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将程序移到AI8051U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