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英茂工作室 发表于 2025-7-12 15:48:59

擎天柱的冷地与热地

/*---------------------------------------------------------------------*/
/* --- Web: www.STCAI.com ---------------------------------------------*/
/*---------------------------------------------------------------------*/

/*************功能说明    **************

本例程基于AI8051U为主控芯片的实验箱进行编写测试.

使用Keil C251编译器,Memory Model推荐设置XSmall模式,默认定义变量在edata,单时钟存取访问速度快。

edata建议保留1K给堆栈使用,空间不够时可将大数组、不常用变量加xdata关键字定义到xdata空间。

程序使用P0口来演示跑马灯,输出低驱动。

下载时, 选择时钟 24MHZ (用户可自行修改频率).

******************************************/

#include "../../comm/AI8051U.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ntrins.h"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typedef         unsigned long      u32;

#define MAIN_Fosc      24000000UL

//==========================================================================


/*************本地常量声明    **************/


/*************IO口定义    **************/

/*************本地变量声明    **************/


/*************本地函数声明    **************/

voiddelay_ms(u8 ms);

/****************外部函数声明和外部变量声明 *****************/


/******************** 主函数 **************************/
void main(void)
{
    WTST = 0;//设置程序指令延时参数,赋值为0可将CPU执行指令的速度设置为最快
    EAXFR = 1; //扩展寄存器(XFR)访问使能
    CKCON = 0; //提高访问XRAM速度

    P0M1 = 0x00;   P0M0 = 0xff;   //设置为推挽输出
    P1M1 = 0x00;   P1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2M1 = 0x00;   P2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3M1 = 0x00;   P3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4M1 = 0x00;   P4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5M1 = 0x00;   P5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6M1 = 0x00;   P6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7M1 = 0x00;   P7M0 = 0x00;   //设置为准双向口

    P40 = 0;                //LED Power On

    while(1)
    {
      P20 = 0;                //LED On
      delay_ms(60000);
      P20 = 1;                //LED Off

      P21 = 0;                //LED On
      delay_ms(60000);
      P21 = 1;                //LED Off

      P22 = 0;                //LED On
      delay_ms(60000);
      P22 = 1;                //LED Off

      P23 = 0;                //LED On
      delay_ms(60000);
      P23 = 1;                //LED Off

      P24 = 0;                //LED On
      delay_ms(60000);
      P24 = 1;                //LED Off

      P25 = 0;                //LED On
      delay_ms(60000);
      P25 = 1;                //LED Off

      P26 = 0;                //LED On
      delay_ms(60000);
      P26 = 1;                //LED Off
                              
      P27 = 0;                //LED On
      delay_ms(60000);
      P27 = 1;                //LED Off
                              delay_ms(60000);
    }
}

//========================================================================
// 函数: voiddelay_ms(unsigned char ms)
// 描述: 延时函数。
// 参数: ms,要延时的ms数, 这里只支持1~255ms. 自动适应主时钟.
// 返回: none.
// 版本: VER1.0
// 日期: 2013-4-1
// 备注:
//========================================================================
voiddelay_ms(u8 ms)
{
   u16 i;
   do{
          i = MAIN_Fosc / 600;
          while(--i);
   }while(--ms);
}


信号P2的是冷地,
电源GND是热地,

冷地只能点灯,输出信号,
热地可以驱动特斯拉线圈3~7伏直流侧,输出功率,

冷地改时间也不行,没功率。

国芯人工智能 发表于 2025-7-12 16:38:00

尊敬的用户:

感谢您对国芯人工智能(STCAI)产品的关注与支持。您提供的代码片段展示了基于AI8051U主控芯片的实验示例,涉及内存模型设置、外设操作及系统时钟配置等内容。以下是对该示例的简要分析与专业说明。

本示例基于AI8051U开发板编写,采用Keil C251编译器进行编译。在程序中定义了标准数据类型,并通过#include引入必要的头文件,体现了良好的代码结构与可维护性。其中,MAINFosc宏定义为24MHz,表明系统时钟频率设定为24MHz,符合AI8051U的典型工作频率范围。

在内存管理方面,代码建议使用XSmall内存模型,将变量默认存储于edata空间,以提升访问速度。同时,推荐保留1KB用于堆栈,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性。对于大数组或不常用变量,建议使用xdata关键字将其分配至外部数据空间,以优化内存利用率。

此外,代码通过P0口实现跑马灯功能,输出低电平驱动,适用于LED等低功耗外设控制。此设计简洁高效,便于初学者理解单片机基本IO操作。

综上所述,该示例展示了AI8051U在嵌入式开发中的基础应用,涵盖了时钟配置、内存管理及外设控制等多个关键环节。如需进一步了解AI8051U的功能特性或获取更多开发资料,请访问我们的官网www.stcai.com或联系技术支持团队。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与您共同探索AI技术的无限可能。

[本文内容由国芯人工智能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DebugLab 发表于 2025-7-12 17:40:58

不能理解你想表达什么
IO最大电流20mA
单片机所有脚电压不能超过VCC、GND范围
新手必读:
https://www.stcaimcu.com/thread-16535-1-1.html

cnos 发表于 2025-7-12 20:31:06

一个单片机还分什么冷地热地

香河英茂工作室 发表于 2025-7-20 08:42:40

cnos 发表于 2025-7-12 20:31
一个单片机还分什么冷地热地

感谢回复

香河英茂工作室 发表于 2025-7-20 08:43:50

DebugLab 发表于 2025-7-12 17:40
不能理解你想表达什么
IO最大电流20mA
单片机所有脚电压不能超过VCC、GND范围


感谢回复,自己定义的名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擎天柱的冷地与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