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有感@Ai8051U,7万5千转的电机!系统成本6元, 5/26更新,磁编码器,低速重载启动
有感FOC, 磁编码器, 7万5千转:适合低速重载启动,低速要求反复正反转,
伺服类应用场景,对位置控制要求精度高,
运行噪音低的场景。
FOC@Ai8051U Lite V3版本 横空出世,
可控制7万5千转的电机!突破行业想象!
系统成本仅需6元成本即可解锁全新无刷电机控制方案!
革命性精简至10个核心元器件,更是新集成Type-C智能接口:
一根数据线走天下,USB直连下载 + USB调试 双模并行,
彻底告别繁琐的下载器束缚!
核心算法全栈式重构!使用全整数运算架构让理论控制频率直冲500kHz巅峰!
实测性能突破磁编码器桎梏,以75kHz控制响应,
实现超过PWM控制周期的碾压级性能优势!
理论最高可控制7万5千转的电机!
硬件架构全面进化!DMA智能通道覆盖SPI/PWM全链路,
打造超低CPU占用的全自动流水线作业,让每一条指令都精准执行在毫微秒级!
更搭载Ai8051U旗舰级大RAM配置!
SVPWM动态波形表实时生成,首次通电即完成永久性加速部署,
让每毫安电流都迸发极致效能!
新录制的从零开始组装和使用视频:
提供部分介绍视频(后续还会录制代码详细讲解版本的视频):
FOC@Ai8051U Lite V3版本 横空出世,
6元成本,TypeC接口调试(Ai8051U的FOC)
校准视频: | 控制演示视频:
堵转保护功能演示视频:
注意事项:
1.下载完成后不能直接校准,需要断电再上电后校准
2.目前仅支持PWM占空比控制(2~20Khz),方向线为复用串口输入信号线。串口控制功能还没写,等待后续更新
3.下载过程为:插入TypeC线到电脑,然后给电机上电(8~12V均可)
等待STC-ISP出现HID下载端口后下载,主频选40Mhz,其他全默认/
4.校准过程为:等待下载完成,或者不插入TypeC线上电,等待三声自检后再插入TypeC线,通过CDC串口来控制
通过串口助手输入任意内容即可调出菜单,根据菜单选择即可校准,注意校准过程中不要堵塞电机。
原理图:
FOC@Ai8051U Lite V3版本 横空出世,
6元成本,TypeC接口调试(Ai8051U的FOC)
软件部分:
(新增堵转保护功能并可设置力度)
(新增可设置开环校准力矩,适配高KV电机,并修复撤掉PWM信号后仍有概率继续转动的问题,以及下载后不能立刻校准的问题)
版本号可以通过USB-CDC串口菜单中的编译时间查看:
==================================
PCB直接下载此文件可打板(双层板,符合嘉立创免费沉金规则)
ZD2808电机版本:
ZD2808电机适配3D打印外壳:
==================================
2312A电机版本:
==================================
XXD(新西达)电机 2208/2212/2217兼容的3D打印转接座
可兼容上述两种PCB,直接安装
==================================
硬件工程(包含PCB和原理图,需要用立创EDA专业版导入打开)
为了解决电机缺货问题,目前已通过制作3D打印支架适配了XXD(新西达)电机的2208/2212/2217系列
磁铁仍然为径向磁铁6x2mm
以下为下载链接,或可从1楼链接进行下载
本次适配电机为全新电机,无需担心缺货问题,淘宝均价为16~18元,在售量较大,并可自由挑选不同的KV值以适应高速/低速使用
以下为实际3D打印装配效果图:
内部磁铁限位环安装效果图
安装电路板后效果图
32G12K128 发表于 2025-8-9 10:14
智能农业,启动需要大扭矩,有感的可以用这个7万5千的电机FOC方案吗?
可以的,以下是两种FOC的应用场景:
有感FOC:适合低速重载启动,低速要求反复正反转,伺服类应用场景,
对位置控制要求精度高,运行噪音低的场景。
无感FOC(无注入手段获取零低速位置时):
适合风机类/水泵类负载,
低速时负载较小,负载随着转速提升,且对速度有要求的场景。
无感FOC运行噪声相比方波来说几乎无换向噪音,且电流脉冲小,换向更平滑。
但是低速启动时需要使用开环启动,观测到反电动势后才能稳定运行。
所以没法做到快速反复正反转和低速重载启动
网友根据STC提供的原理图和程序,复刻出来开发板
AI8051U的FOC,力矩模式,已经复刻出来了,
效果相当不错,使用方波的频率和占空比调速
AI8051U的FOC,快速启动和快速停止测试,响应非常快,无需刹车电阻,也可以如此之快,
这个就是FOC的力矩大小,任意控制实现的
STC-BLDC-中功率-V1.0-20251016
本开发板支持无感FOC、六步换相、外接编码器三种转子位置反馈方案
为了通用性和考虑到机械装配问题,没有板载磁编码器传感器芯片,磁编码传感器通过CN6外接,ABZ增量编码器通过CN7外接
支持多种接口的磁编码器,如SSC(单数据线半双工SPI)接口的TLE5012、SSI接口的MT6701、SPI接口的MT6816、I2C接口的AS5600等
为增加ABZ增量编码器,驱动电机的PWM改为P22~P27,P20、P21使用PWM5、PWM6接ABZ增量编码器的AB相信号,INT0接Z信号
为避免六步换相采样和磁编码器冲突,六步换相采样改为CMP+、CMP+_2、CMP+_3
此时六步换相采样和串口3冲突,但还有串口2和串口4可用,影响不大
修改后,FOC采样和六步换相采样的U相采样电阻重复,原理图的FOC采样U相采样电阻编译屏蔽,共用R21、R30
由于只有INT0、INT1两个外部中断支持双边沿触发,可使用CN6的P05~P07或CN7接三相霍尔
此时因32G12K128的IO中断边沿触发不可用,不要使用32G12K128,可以使用32G8K64
某些磁编码传感器除I2C或SPI外还有一些其他的IO,如CE和模拟信号输出,都可以接到CN6,其中P05、P06有ADC功能
同款电机,打样一块学习学习
AiCube-可视化 图形 I/O配置 及 各种外设 系统框架程序 自动生成 体验
https://v.stcai.com/sv/405d8868-196854dbbb3/405d8868-196854dbbb3.mp4
学习了 厉害 牛X,学习下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之前用arduino主控。 项目中少了个def.h头文件, 应该是定义BYTE等数据类型的 xinxinsky 发表于 2025-4-24 14:30
项目中少了个def.h头文件, 应该是定义BYTE等数据类型的
更新到最新的Ai-ISP软件,然后重新添加一次单片机头文件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qiang:}厉害 王昱顺 发表于 2025-4-24 14:42
更新到最新的Ai-ISP软件,然后重新添加一次单片机头文件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
集成到库里了原来{:tou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