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发表于 2025-4-27 17:42:54
第5集学习心得:C语言基础再夯实,架起软硬件桥梁
第五集回归C语言基础,但并非简单重复,而是紧密结合AI8051U的开发场景重新解构。数据类型讲解中,强调了char、int、float在单片机开发中的差异化应用——例如,处理传感器高精度数据时需用float,而GPIO引脚状态控制则用char即可,兼顾精度与内存效率。格式控制符的讲解则直接关联实际应用:通过printf配合%d、%x等符号,实现串口数据格式化输出或数码管字符显示,确保数据交互的准确性。
数组与指针的讲解尤为关键:数组用于管理连续数据(如传感器采集序列),指针则直接操作内存地址(如寄存器映射),二者是底层硬件控制的核心工具。例如,通过指针精准访问SPI寄存器,可灵活配置通信参数,最大化硬件性能。控制结构的复习(如if-else、for循环)也紧密结合单片机场景,如按键检测中的条件判断、延时函数中的循环逻辑,让学习者理解如何用基础语法实现复杂硬件控制。本集通过“开发需求反推基础要点”的方式,让C语言知识真正服务于单片机编程,而非孤立存在。{:4_166:}
dont
发表于 2025-4-27 20:02:14
第6集学习心得:IO口输入输出控制,单片机的“感官”与“手脚”
第六集围绕IO口输入输出展开,通过实验掌握单片机与外设交互的核心逻辑。输出模式中,明确了“推挽输出”与“开漏输出”的区别:前者可直接驱动LED等负载,后者需外接上拉电阻,适用于电平转换场景。输入模式中,按键检测实验演示了如何通过读取P1口电平(如if(P1_0 == 0))判断按键状态,同时强调消抖处理(延时或滤波)的必要性,避免因机械抖动导致误判。
寄存器操作是本集的重点:端口寄存器(P0-P3)直接控制引脚电平(如P2 = ~P2实现电平翻转),辅助寄存器(PxM0、PxM1)配置IO模式。通过“跑马灯”实验(循环赋值P0实现LED流水效果),直观理解了输出控制的时序逻辑;按键控制LED亮灭的实验,则串联了输入检测与输出响应,形成完整的交互闭环。学习中意识到,IO口作为单片机与外部世界连接的“接口”,其驱动能力与模式配置需严格参照数据手册,避免因过载或模式错误导致硬件故障。
爱哭的水瓶座
发表于 2025-4-27 23:34:46
{:4_174:}
dont
发表于 2025-4-28 07:35:36
第7集学习心得:定时器中断:单片机的“时间管家”与任务调度器
第七集深入定时器中断机制,揭示单片机高效处理多任务的核心奥秘。理论部分,详解了定时器0/1的工作模式(如16位自动重装模式),通过TMOD寄存器配置定时/计数功能,结合系统时钟频率计算初值(初值=65536-定时时间×时钟周期倒数),为精准定时奠定基础。中断编程中,强调了开启总中断(EA=1)与定时器中断(ET0=1)的必要性,以及中断服务函数的编写规范(如快速更新标志位,避免耗时操作)。
实验环节通过定时器优化跑马灯程序:摒弃传统延时函数,改用中断控制LED翻转频率,释放CPU资源以处理其他任务。多定时器并行应用(如不同数码管显示不同计时单位)的案例,展现了“时间分片”调度的思路——通过全局标志位标记任务时间点,主循环中按需执行,实现多任务“伪并行”运行。学习感悟到,定时器中断是单片机脱离“顺序执行”局限的关键,其核心在于利用硬件定时触发异步任务,避免循环延时导致的资源浪费,为后续RTOS学习埋下伏笔。
孙晓玉
发表于 2025-4-28 08:41:50
最新视频不更新了吗?
dont
发表于 2025-4-28 10:01:42
第8集学习心得:数码管显示:从静态到动态,人机交互的基础构建
第八集聚焦数码管显示技术,讲解从单个字符显示到多数码管动态扫描的实现逻辑。首先区分了共阴/共阳数码管的内部结构与段码编码差异(如共阴“0”对应0x3F),明确了段选(控制显示内容)与位选(选择显示位置)的分工。静态驱动虽简单稳定,但IO占用高,而动态扫描通过分时点亮多位数码管(利用人眼视觉暂留),在节省IO资源的同时实现“同时显示”,成为实际项目中的主流方案。
代码实现中,段码表的设计是基础,动态扫描逻辑则是关键:需在定时器中断或主循环中周期性切换位选(如每1ms更新一位),并确保扫描频率≥20ms/次以避免闪烁。消隐处理(位选切换时关闭段选)可消除残影,提升显示效果。通过实验箱实操,从单个数码管显示数字到多个数码管显示“AI8051U”字符串,逐步掌握了扫描时序优化技巧。认识到数码管作为人机交互的基础外设,其驱动逻辑虽不复杂,但细节(如时序、消隐)决定了显示稳定性,而动态扫描的思想更是后续LCD、OLED等复杂显示设备的开发基石,为构建交互式界面奠定了重要基础。
fs_ajin
发表于 2025-4-28 10:02:51
来打卡了
WilliamCheney
发表于 2025-4-28 14:54:09
《8051U 深度入门》第十一集学习心得
在学习第 11 集关于矩阵按键的内容后,我收获颇丰,对矩阵按键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矩阵按键通过将多个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显著减少了 I/O 口的占用,这一设计理念在实际电路设计中意义重大。以复杂电子设备为例,若采用独立按键,大量的按键会迅速耗尽微控制器有限的 I/O 资源,导致电路布线复杂且成本增加。而矩阵按键仅需较少的 I/O 口线,就能实现众多按键的连接,极大地优化了电路结构,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在程序实现方面,扫描法识别按键的原理清晰且巧妙。通过依次对行线和列线输出特定电平并读取对应引脚状态,就能精准判断出按下的按键。这一过程涉及到对微控制器端口的灵活配置与编程逻辑的严谨设计。在实际编写代码时,需考虑按键消抖问题,因为机械按键在按下和松开瞬间会产生电平抖动,若不处理,可能导致误判。可采用软件延时消抖或硬件消抖电路来解决,这让我认识到在实际项目中,细节处理对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课程中列举的密码锁和简易洗衣机面板案例极具启发性。密码锁功能的实现不仅涉及按键识别,还需要设计合理的密码存储与比对机制,以及数码管显示逻辑。这使我思考如何提升密码锁的安全性,如增加密码错误次数限制、加密存储密码等。简易洗衣机面板案例则让我将矩阵按键应用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体会到如何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设计按键布局和程序逻辑,以实现用户友好的交互体验。
学习本集内容后,我认识到电子工程师在设计中不仅要掌握硬件电路的搭建,更要精通软件编程实现功能控制。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深入研究矩阵按键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化应用,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设计出更高效、稳定的电子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lijvywkp
发表于 2025-4-29 02:21:19
第九课数码管 交作业,
P33检测按键 并控制状态,1:开始计数 0:停止
void KEY_Task(void)
{
if(P33 == 0)
{
KeyNum++;
if(KeyNum == 11)
{
State = !State;
printf("P33按键状态为:%d\r\n", (int)State);
}
}
else
{
KeyNum = 0;
}
}
2:毫秒 累加,25ms 累加一次,12s自动清零,重新开始
void Time_Count(void)
{
if(State)
{
if(++ms1 >= 40)
{
ms1 = 0;
if(++miao1 > 12)miao1 = 0;
}
}
}
3:数码管动态显示 前四位显示 目标时间,后四位显示 按键控制计数时间
uchar miao = 10,ms = 0,miao1 = 0,ms1 = 0,wei = 0;
void Seg_Task(void) //八位数码管显示
{
uchar temp = 0;
if(wei == 0)
{
temp = miao/10;
Display_595(DuanMa,~WeiMa);
}
else if(wei == 1)
{
temp = miao%10;
Display_595((DuanMa | 0x80),~WeiMa);
}
else if(wei == 2)
{
temp = ms/10;
Display_595(DuanMa,~WeiMa);
}
if(wei == 3)
{
temp = ms%10;
Display_595(DuanMa,~WeiMa);
}
else if(wei == 4)
{
temp = miao1/10;
Display_595(DuanMa,~WeiMa);
}
else if(wei == 5)
{
temp = miao1%10;
Display_595((DuanMa | 0x80),~WeiMa);
}
if(wei == 6)
{
temp = ms1/10;
Display_595(DuanMa,~WeiMa);
}
else if(wei == 7)
{
temp = ms1%10;
Display_595(DuanMa,~WeiMa);
}
if(++wei > 7)
{
wei = 0;
}
}
4:任务调度 感觉这个结构体数组 太好用了
static TASK_COMPONENTS Task_Comps[]=
{
{0, 500, 500, LED0_Blink}, //任务1 500ms
{0, 1000, 1000, LED1_Blink}, //任务21000ms
{0, 2000, 2000, LED2_Blink}, //任务3 2000ms
{0, 10, 10, KEY_Task},
{0, 1, 1, Seg_Task},
{0, 25, 25, Time_Count},
/* Add new task here */
};
各位高手 多多指教。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25-4-29 04:50:14
快速看了几集。